关于耳胀耳闭,根据发病特点,以疏风通窍,利湿升清,行气活血为主要治法,结合局部治疗。
耳胀耳闭辩证要点本病初期多为实证,临床辨证多属风邪袭耳、痞塞耳窍,或肝胆火热,上壅耳窍;病久则多为虚实夹杂证,临床辨证多属脾虚湿困、痰湿泛耳,或邪毒滞留,气血瘀阻。治疗方面,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,应注意通窍法的运用。耳胀耳闭治疗原则根据发病特点,以疏风通窍,利湿升清,行气活血为主要治法,结合局部治疗。
耳胀耳闭证治分类内治法
(一)风邪袭耳,痞塞耳窍症状:耳内作胀、不适或微痛,耳鸣如闻风声,自听增强,听力减退,患者常以手指轻按耳门,以求减轻耳部之不适。全身可伴有风寒或风热表证。检查见鼓膜微红、内陷或有液平面,鼓膜穿刺可抽出清稀积液,鼻粘膜红肿。治法:疏风散邪,宣肺通窍方药:荆防败毒散加减(风寒)。银翘散加减(风热)。常用药:荆芥、防风、生姜、川芎、前胡、柴胡、桔梗、枳壳、茯苓、羌活、独活(荆防败毒散加减)。金银花、连翘、薄荷、淡豆豉、荆芥穗、牛蒡子、桔梗、甘草、淡竹叶、芦根(银翘散加减)。
(二)肝胆蕴热,上壅耳窍症状:耳内胀闷堵塞感,耳内微痛,耳鸣如机器声,自听增强,重听,或耳不闻声。患者烦躁易怒,口苦口干,胸胁苦闷,舌红苔黄,脉浮弦或弦数。检查见鼓膜内陷,周边轻度充血,或见液平面,鼓膜穿刺可抽出黄色较粘稠的积液。治法:清泻肝胆,利湿通窍方药:龙胆泻肝汤加减。常用药:龙胆草、黄芩,栀子、泽泻、木通、车前子、生地、当归、柴胡、甘草。
以上内容就是暨南大学崇爱医院耳鼻喉专科医师的介绍,看完上述文章若是发现疾病的出现必须要抓紧时间治疗,避免给自身健康带来更大危害。关注“暨南大学崇爱医院订阅号 chongai88811111”,了解更多资讯详情。